SEASON OF CHINESE ART: Guo Pei – Chinese Art & Couture, June 2019

5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s 5 Mar 2019 Media Conference with Guo Pei, on ACM’s SEASON OF CHINESE ART 中华风 2019/2020,and the upcoming exibition GUO PEI – CHINESE ART AND COUTURE 《郭培:中国艺术与高级定制服装》

Last Tuesday (5 March), I did my first-ever Media Conference in Mandarin in the Chinese capital, Beijing, with China’s foremost couturière, Guo Pei, or 郭培老师,as I call her.

Yes indeed, the news is out that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is partnering Guo Pei to present an exhibition GUO PEI – CHINESE ART AND COUTURE in Singapore this June.

The exhibition juxtaposes the best of Guo Pei’s couture with masterpieces from ACM’s collection of Chinese Art, and in so doing, provides the visitor with a sweeping overview of Chinese Art History: Imperial Art, Export Art, Folk Art (by way of wedding dresses).

Our Press Conference focused on the Guo Pei exhibition in June, which kicks off a year-long SEASON OF CHINESE ART 中华风2019/2020 at the ACM.  This Season consists of 4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1. GUO PEI – CHINESE ART & COUTURE (15 Jun 2019);
  2. THE XIANG XUE ZHUANG COLLECTION 香雪庄 – an exhibition of major Chinese late 19th c/early 20th c painters, Xu Beihong, Qi Baishi, Pu Ru, etc – which forms a very important donation to th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from the family of a major pioneer Singapore collector of Chinese Art,the late Dr Tan Tsze Chor (Nov 2019);
  3. TREASURES OF THE MING – A collaboration with Palace Museum Beijing on the art of the Ming Dynasty,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600th Anniversa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Apr 2020);
  4. THE TANG SHIPWRECK – A collaboration with Shanghai Museum which will see ACM’s Tang Shipwreck Collection 唐代黑石号沉船珍藏  travel to Shanghai (and China)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May 2020).

I attach here, the script of my speech, in Chinese, at the Media Conference.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能在北京,特别是在郭培老师的玫瑰坊做这次的媒体发布会。也非常感谢众位参加这次的发布会。

亚洲文明博物馆是新加坡的国家级博物馆,我们专注于呈现全亚洲顶尖极的文物。

这就是我们的博物馆,这个古老的建筑是新加坡殖民地时代的英国殖民地中央政府办事处。 它处在富有历史性的新加坡河畔,而从博物馆的河滨露台访客们能欣赏新加坡的现代城市景观。

ACM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Singapore

新加坡作为一个在古代与现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我们博物馆的宗旨跟新加坡作为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与宗教的国际贸易港口及大都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新加坡的视角来展示亚洲历史与艺术史,从中也希望促进大众对新加坡和亚洲的多元文化性有跟深的了解。

我们致力于探寻亚洲各文化之间以及亚洲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联系。我们的展厅按主题,而非地理区域划分,其目的是在于强调《连接》与《交流》,而不是《界限》与《分割》。在收藏这方面,我们非常喜欢并注重跨文化性的文物,就是说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物。这是因为我们新加坡人的身份都是跨文化性的 – 混了不同东方与西方元素。

我们在收藏,研究,策展方面注重三大主题:海上贸易,宗教信仰,材质与设计。馆内的藏品包括亚洲历代外销文物与装饰品 – Asian Export Art,亚洲历代神圣文物 – Sacred Art from Asia,全亚洲服装,纺织品,首饰 – Fashion,Textiles,Jewellery。

Screenshot 2019-03-14 at 8.26.03 AM

Th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drastically shifted its curatorial mission from a geographical to a thematic approach from 2015. It’s permanent galleries have been dramatically renovated to reflect this new three-pronged, global, pan-Asian, cross-cultural focus.

Screenshot 2019-03-14 at 8.22.53 AM

In line with the new focus, we have also built collections in these three specialised area.

基本上, 我们算是个东方艺术博物馆 – we are an Asian Art Museum at the core – 但是因为我们的特别收藏专注,与策展视角,亚洲文明博物馆与世界上其他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非常的不同。

在展览方面呢,我们也力求将每一件文物的美和艺术感以最好的方式充分的呈现出来,好让我们的访客在博物馆里有不凡的体会。我自己本身除了对策展研究注重外,对展览设计也非常的讲究。每一项展览也必须是一个精致的,有它独特风格的珠宝盒 – every exhibition is beautiful jewel box,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主办特展方面,我们是以亚洲不同地区为主题来策划长达一年的展览季节。2018年我们刚办完我们的Season of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主题年。这是一系列的有关东南亚艺术文化的大型特展。

紧接着,我们将在今年6月到明年7月举办我们的《中华风》中华艺术文物主题年,希望通过展示中国和新加坡的中华艺术,遗产,文化,时尚杰作,将中华传统呈现给国际观众。

随着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成长和在世界上的崛起,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东方文化艺术愈加重要。而中国传统拥有丰富的内涵,由始至今都有特大的国际影响力,其影响力渗透到今天的流行文化,时尚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展出新加坡国家收藏中的中华杰作和来自中国领先博物馆和创作家的作品,我们希望鼓动来到亚博的访客们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Season of Chinese Art Key Visual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s SEASON OF CHINESE ART 中华风 2019/2020

Screenshot 2019-03-14 at 8.23.12 AM

The SEASON OF CHINESE ART focuses on Beauty,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主办这次《中华风》主题年的宗旨有三个。首先我们想让当代的国际观众体会到中华艺术之美,让他们了解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而这个审美观如何的延续至今天。

第二个宗旨是凸显历代中华文化中对于创新的重视与实践从此提醒世界,中国从千古以来,代代都有创新,都有它在思想,艺术,设计,材质运用方面的独特新发现。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与海外华侨应当为我们共同的灿烂艺术历史感到骄傲。

第三个宗旨是为探索和发表对中华艺术的新研究,并将中华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基本性质与精华传承予新一代的年轻访客。这是因为好多的年轻人对中华艺术不大认识或不大喜欢。而我们希望能够以非常有创意性的策展方式改变年轻一代对传统的态度。

我今天想分享《中华风》主题年的四项大型特别展览项目。

Ren Bonian

Ren Yi 任頤 (1840 – 1895). Eight Immortals, dated 1880. H150 W81.5 cm each. Set of four hanging scrolls, Chines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Xiang Xue Zhuang Collection, gift of the family of the late Dr Tan Tzse Chor. Collection of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第一项是我们今年 11月开幕的特展 《雅韵芬芳 香雪庄之藏品精粹》其特展所呈现的是新加坡早期著名商人与收藏家陈之初博士的香雪庄艺术珍藏。香雪庄收藏跨越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是东南亚最早,最大,最精美的中国艺术收藏之一。

其中包括不少国画收藏。展出的画家都是20世纪初的重要中国画家比如说齐白石,溥儒,任伯年,徐悲鸿,等等的杰作。展览也探索在上世纪50 到 80 年代,新加坡与中国在贸易上的积极往来,还有东南亚海外华侨对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欣赏,收藏,与推崇 。

1 - Panorama

The Forbidden City, Beijing. 紫禁城,北京。Photography by the author.

2020年4月,我们将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在亚洲文明博物馆展现出一次中国明代时期辉煌的宝藏。明代是中国商业活动繁盛,文化活动十足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时代,因为在那时候,郑和下了西洋。2020年也是紫禁城建成的600周年 – 这是在永乐皇帝的命令下进行的大型项目。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这一项目也是中国与新加坡国与国之间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大合作项目。

TAng Shipwreck 1

Treasures from the Tang Shipwreck. 唐代黑石号沉船珍宝。Collection of th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同时,2020 年4月本馆也将于上海博物馆合作,将我们的唐代沉船黑石号馆藏一部分的文物带到上海做专题展览,这将也是黑石号沉船藏品首次在中国国内的特展 。

黑石号沉船是亚洲文明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也是个有国际重要性的珍藏。沉船藏品系列包括50000件中国外销瓷器和金银奢侈品。他证明早在9世纪已经存在的远距离海上贸易路线,也奠定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贸易外销历史。

很侥幸的,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的前几段就提到了黑石号。他说“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习主席所提到的“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 正是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唐代沉船黑石号。而在习主席提到了黑石号珍藏过后,我们非常荣幸的迎接了从中国到访的特别访客,包括中国的韩正副总理。他在去年九月到访了亚洲文明博物馆而也参观了我们的黑石号收藏。

我希望这次上海与新加坡的黑石号特展合作项目能够让坊客们体会到中国与东南亚和新加坡的悠久贸易交往历史,也希望特展会显示出今天中国与新加坡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是多么的多方面性。

《郭培:中国艺术与高级定制服装》

18

With three of Guo Pei’s pieces of couture. The piece in the middle is a wedding dress previously worn by Chinese celebrity, ANGELABABY. This dress was inspired by a piece in ACM’s Peranakan Collection and was the piece that inspired th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ACM and Guo Pei.

但我们今天想特别介绍的,与我刚刚介绍的三项项目较早开幕的特别展览是我们与郭培老师的合作项目。我非常高兴能够宣布亚洲文明博物馆以《郭培:中国艺术与高级定制服装》大型特展作为开启我们《中华风》主题年的首个项目。我们经天早上也将更详细的分享有关这项特展的要点。

2015年我们巧合地发现了艺人Angela baby和黄晓明的“年度中国婚礼”,并且认出她的礼服与博物馆藏品中的土生华人娘惹衫非常相似。后来我们了解到郭培老师去过巴黎的一次亚博所举办的娘惹文化巡回展,被当时呈现的这件娘惹衫还有其他的文物触动。

2016年郭培老师来到新加坡参与新加坡时尚周 – Singapore Fashion Week – 在接受访问时也说了他非常喜欢新加坡的土生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也是由亚博管理的。所以说这一切就成为了我们这次合作的机缘。我觉得我们博物馆与郭培老师非常的有缘分。

我们这次展览的核心信息是借用现代时尚与传统文物的对衬与对话来为新一代的访客们做一次中国艺术史 – Chinese Art History – 的空前介绍。我们将会以亚洲文明博物馆的20件中国艺术珍品与郭培老师的29件精美刺绣艺术并置,由此而激发中华历史和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视觉对话。其中重点展示是两件在设计过程中直接接受亚洲文明博物馆藏品启发的两件郭培作品。包括了Angela baby 的嫁衣。

我们这次也用远古与崭新的对衬与对话来探索悠久的中国艺术,工艺和设计传统如何在面对今天的当代观众时仍然保有活力与相关性。How Chinese traditions of art, craft and design are still alive and relevant today for a contemporary audience.

最后,文物与服装的对衬也是为了指出其实,郭培老师的每一件刺绣高定服装都是一件非常珍贵而美丽的艺术品。今天的高定服装是明天的传家之宝。我自己本身也非常尊重郭培老师在创作中对于文化纵向的注重。It’s very inspiring for me。这非常的鼓动人心。

And this strong emphasis on roots and Chinese heritage, and how to re-interpret this heritage for the contemporary day is why I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had to come here and find an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Guo Pei.

郭培老师她对根源和中国传统纵向的强调,以及如何在当代重新诠释和表现传统和纵向,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强烈地感到我必须来到这里并找到与郭培老师合作的机会。非常非常荣幸并且特高兴郭培老师接受了我们,答应与我们合作。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种中国艺术类型。首先是宫廷艺术 – Chinese Imperial Art。而在宫廷艺术的范围内最典型的文物是皇家龙袍。

Dragon Robe

Chinese Imperial Art:a Qing Dynasty Imperial Robe, or Dragon Robe 龙袍 from ACM’s Collection.

这件龙袍来自我们博物馆的藏品。它可以追溯到18世纪或清朝早期。它由织金锦缎缎制成 – it’s made of brocaded silk satin, and gold-wrapped threads 。这种龙袍也叫“吉服” – auspicious dressing,只有皇帝在重大礼仪和重要节日时(比如说春节时候)才能穿着。

龙袍上的刺绣非常精致,袍上的不同图案也富有象征性 – 全都是象征绝对权力 – absolute power – 的标志。比如说袍上锈了9条龙 – 这是皇帝的象征。其中在龙袍前的这条五兆龙是最大最威猛的。它用这一种威武庄严的眼神看着我们,说明它统一支撑天下。而天下是由蓝色祥云,海水江崖所代表。

黄色也代表着大地,生命活力,大自然给予人间的滋养。穿上这种明黄色 – 特别明亮的黄色 – 的袍是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的特权。别人是不能穿这个颜色的。

直边裁剪 – straight hem tailoring – 和松散的服装轮廓 – loose silhouettes – 是清代服饰的特征。锤型衣袖 – tapered sleeves – 与马蹄形状的袖口 – horse-hoof shaped cuffs – 是受到满族骑行服饰骑马用的服饰的影响。这件长袍非常的精美,说明中国纺织与刺绣艺术在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达到了巅峰。

本次特展所呈现的第二种中国艺术类型是中国外销艺术 – Chinese Export Art。

Export Silver

Chinese Export Art: Canton-style Export silver, 1880s. Collection of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Gift of Mr and Mrs Lee Kip Lee.

顾名思义,外销艺术指的是中国历代为了出口到世界各地而制造的奢侈品和装饰艺术品。因为外销艺术大体上是外国人定制的, 是为了回应外国人品味和审美观而创作的,所以这种艺术类型本质上是跨文化性的。表面上看起来不至于像典型的中国艺术,但在材料,制造,工艺方面都有非常传统中国性格。这就是所谓的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是亚洲文明博物馆的一件中国外销银器 – 简单的可以说是一个高级的啤酒杯。

18 世纪末,中国银匠开始向西方,东南亚和印度等国际市场出口银器,其中包括了这件银杯。这银杯是跨文化性的,融合了西方的器型和中国的装饰。

杯柄是龙型的,而这条龙显得非常霸气,严肃。杯身呈现了几位中国战士在楼台,树丛,山峦中战斗的场景。战士们有的骑马作战,有的挥舞剑矛,场景描绘的非常栩栩如生。

这种有非常活跃装饰样态的外销文物是典型的广式 – 广州式 – 外销银器。这个杯子是从广州出口到新加坡的纪念性文物 – commemorative object。它是新加坡板球俱乐部 – Singapore Cricket Club – 1881年100码短跑优胜者的奖杯。这个文物的故事非常的有民间风味。

本次特展也以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嫁衣呈现出中国民间艺术 – Chinese Folk Art – 的精华与魅力。特展的最后一个部分是以中国古代的新娘礼服和郭培老师设计的现代中国嫁衣来解释说民间艺术如何也是珍贵的传家之宝。

Wedding Dress

Chinese Folk Art, as represented by Wedding Dresses. This is a wedding dress used by Peranakan communities in Penang. This is also the dress that directly inspired the Guo Pei piece worn by ANGELABABY. Collection of th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这个新娘外套和短裙属于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土生文化娘惹文化收藏。他是被我们在马来西亚槟城 – Penang – 收藏的。它是由丝绸做的,金属线刺绣,以兔毛做裙边内衬 – It’s made of silk, with metallic thread embroidery and rabbit fur for the inner lining of the skirt.

据估计,百分之75的海外华侨居住与南洋,现今的东南亚,尤其是东南亚繁忙的港口城市例如新加坡,滨城,马六甲,雅加达等等。在遥远的南洋里,好多华人都选择延续中国家乡的传统,同时也吸进容纳了不少的东南亚地方风格,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土生华人特色。

这套嫁衣可能出口于中国,是滨城土生华人 (又称巴巴 – 娘惹 Baba-Nyonya) 喜爱的风格。偏襟外套 – Jacket – 搭配两件百褶短裙 – pleated skirts,是20世纪初期中国时尚上流行的搭配。这件套装上面布满了中国吉祥图案,主要是象征着纯洁与平和的荷花,此外还有象征着富裕的金鱼。

有些土生华人认为裙边的兔毛配饰象征着多子多福。醒目的明亮的橙色被槟城土生华人称为“槟郎橙”,这也是土生华人最爱嚼的槟榔果的颜色。一直到1940年代,嚼槟榔还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土生华人的流行活动和待客之道。

CONCLUSION

14

Media Conference in Beijing, 5 March 2019.

我希望参观特展系列后的访客们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如何的重要,如何的非常有性感有独特性格。把它重新审视,重新包装给现代的观众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好玩的工作。在传统中国文化方面呢,中国与新加坡也有好多的机会切磋交流,而这次的特展和《中华风》主题年正好能够展现出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方面的密切关系 。

关于这次《郭培:中国艺术与搞定服装》特展,我希望说访客们能够感觉到郭培老师的 passion – 对服装对延续中国传统的热情,看出郭培老师对她的服装创作是多么的细心,为创作这些杰作花了超人般的心思,想象力与功夫。郭培老师的确是现代中国的一位非常重要的, 非常有代表性的创造家与艺术家。

Screenshot 2019-03-14 at 8.30.06 AM亚洲文明博物馆专注于促进对亚洲文化的更深入理解和对话。作为一个国际博物馆圈子的重要成员,我们很荣幸能够与中国领先的博物馆和郭培老师这位非常知名的创作家,艺术家合作。

随着《中华风》主题年的开启,我们希望我们的参观者多接触中华传统与文化,反思中国悠久而辉煌的艺术史。我们更希望能为古老的中华艺术这个主题和话题,注入崭新的 ,惊奇的观点;希望以东南亚眼中的中国,给中国旅客们对中国艺术文化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样,我们也能迎起我们在中国与海外中华人的自豪感。

最后,我们热情的邀请中国游客们来到新加坡的时候,借此机会到访亚洲文明博物馆。每年,好多好多的中国人都到新加坡旅行,希望今年中国朋友们能够亲身到访,探索有关中国艺术的新观点,体验中华艺术与传统在东南亚的悠久历史与当代魅力。

谢谢大家!”

Guo Pei and I

See you at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on 15 June 2019, at the launch of SEASON OF CHINESE ART, and GUO PEI – CHINESE ART & COUTURE.

 

About Kennie Ting

I am a wandering cityophile and pattern-finder who is pathologically incapable of staying in one place for any long period of time. When I do, I see the plac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bsessive-compulsively.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 & Architecture, China, Cities & Regions, Culture & Lifestyle, Heritage, Museums, Singapore and tagged , , , , , , , , ,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